传承弘扬“晋江经验”“五抓五提” 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
来源 :晋江市应急管理局 时间:2022-07-06 10:56 浏览量:

  2021年以来,晋江市认真贯彻落实泉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全市计划完成16962家企事业单位标准化创建,占泉州市总数32.6%,累计已完成标准化创建5589家,其中按国家标准创建1690家,按“泉州标准”创建3899家。在具体工作推进落实中,主要采取“五抓五提”工作措施:

  一、抓强组织保障,提足创建穿透力。坚持把标准化创建作为传承弘扬“晋江经验”的重要举措,一体推进、穿透落实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全过程。一是融入中心大局。将标准化创建纳入市委市政府研究部署重要事项,纳入基层治理现代化重点内容(泉州市委刘书记专题部署任务),纳入2个批次、17个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重要环节,纳入纪委监委政治监督重点对象,纳入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重要指标,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保质推进。二是压实创建责任。采取专班运作模式,建立落实会商研判、督查督办、信息报告等7项工作制度。运用每月26日市领导检查日、包片驻守、暗访督查等责任机制,实行市、镇、村三级挂钩创建制度,压实领导干部、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三方责任”。结合推进“雷霆”行动“三个一批”攻坚任务,关停取缔3223家企业,核验备案12758家出租分租场所,行政刑事拘留127人,倒逼企事业单位落实标准化创建主体责任。三是专项资金保障。明确要求各部门提取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行动专项资金,对开展市、镇两级标杆企业创建及示范片区的创建单位给予一定经费补助。启动实施税赋共治模式,依法征管同时专门提取经费补助企业标准化创建资金投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已提取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经费1100万元,投入453万元,为全面推进标准化创建提供有力保障。

  二、抓优安全管家,提升创建专业化。立足晋江民营企业占比大、自主安全管理能力差的实际情况,依托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长效机制,创新推广“安全管家”托管服务。一是引入专业机构。引导第三方安全专家团队入驻企事业单位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工作,“安全管家”既当“医生”,为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体检、看病”,又当“管家”,推动日常安全管理标准化、持续化和常态化开展,有效预防“纸上标准化”现象出现。目前全市已有129名注册安全工程师入驻、2431家企事业单位实行安全管家托管服务,占总数14.3%。二是服务下沉一线。把工作重心放在镇村、企事业单位,率先在东石镇试点推行“专家工作站”+“安全管家”模式,推动建立3个镇级专家工作站,引入各专业领域35名技术专家常驻东石镇,引导晋江人保财险分公司、晋江移动公司分别入驻“安全生产责任险”“5G智慧城镇”等2个驻点服务工作站,并逐步向全市推广。三是专业技术支撑。抽调6名市政府专家组专家,组建市级专家指导组,一线指导标杆企业和示范片区培植;邀请省安科院专家对全市43家社会化服务机构所有工程师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培训,充分借助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与企事业单位标准化提升方案制定、标准研究、评估论证,提高创建水平。

  三、抓深标杆示范,提增创建达标率。按照“先重点后一般、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工作思路,试点引路,典型开路,有效破解标准化创建深入持续难的问题。一是“线上线下”造浓创建氛围。市、镇、村三级层层发动,全覆盖集中组织签订自主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承诺书;组建由监管人员、安全专家等组成的讲师团,召开“线上”+“线下”专题宣讲、业务培训48场次,参训人员3万余人次;针对疫情防控形势,运用腾讯会议系统分期、分镇域开展6期线上专题培训会,确保疫情防控和标准化创建“双落实”。二是“四个一律”推进企业自评。规上企业一律推行“安全管家”托管服务,中等微小企业一律采取“政府+机构”双向辅导,未及时开展自评企事业单位一律推送职能部门实施重点监管,标杆示范企业一律落实资金补助,有效推动企事业单位自我评估、自我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589家企事业单位提交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其中提交自评报告的规上工贸企业1626家,自评率达100%。三是“点面铺开”培育标杆示范。选取并完成78家企业标杆培植,涉及危险化学品、工贸、建筑、交通、水利等重点行业,组织12批次、近300家企业到各标杆企业进行现场观摩。针对我市工业聚集区点多面广实际,自我加码加压,先行试点开展22个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同时,强化政企联动、双向提升,出台《晋江市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建立完善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工业园区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四、抓严激励约束,提强创建驱动能。牢牢牵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这一“牛鼻子”,综合运用监管执法、政策制度等激励约束措施,全方位驱动企事业单位自觉和主动落实标准化创建要求。一是正向激励引导。制定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保险费率优惠、评先评优优先、简化许可程序等多项激励措施,建立定期推送、备案和审查机制,应急、税务、金融、保险、人社、审批等部门联动实施,及时兑现激励措施,确保标准化创建贯彻企事业单位安全发展全过程,目前已兑现激励措施企事业单位9家。二是反向约束惩戒。坚持指导服务与警示惩戒并行,对未开展标准化创建的企事业单位,不得推荐其参评平安企业,暂缓纳入上市后备企业名录,暂缓相关政策兑现;不得推荐参评“安康杯”优秀单位及个人,暂缓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换发证,目前共有16家企事业单位被暂缓兑现奖励政策。三是综合执法倒逼。统筹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建立落实“镇街吹哨、部门集合”综合执法机制,将未自主创建标准化的企事业单位作为综合执法重点对象,由市级层面组织住建、城管、自然资源、公安、市场监管、工信、税务、消防、供电、供水等负有执法权限的部门开展综合执法,依法对房东、业主、企业采取停产停业、查封、关闭取缔、拘留等行政执法措施,2021年全市三年行动累计行政处罚2240次、责令停产整顿2649家、罚款1941.3万元、约谈警示492人。

  五、抓实成果运用,提高创建实效性。坚持把提高企事业单位本质安全水平作为标准化创建的根本目标,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2021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9.3%、11.1%、11.3%;2022年以来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未发生生产经营性亡人火灾事故。一是强化隐患治理。企事业单位层面,全市已建立“三张清单”隐患排查制度的企事业单位5589家,累计自查隐患24032项,完成整改23598项,整改率99.1%。监管层面,2021年摸排并实行市镇两级领导挂钩整治23个重大安全生产问题;梳理20个区域性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实施“开小灶”攻坚整治;持续推行“152030”隐患排查治理机制,2021年有效闭环销号各类“老大难”隐患问题46项。二是强化风险管控。全市初步完成整体安全风险评估并实行“红橙黄蓝”安全风险动态监管的的企事业单位5589家,其中重大风险(红色)2家、较大风险(橙色)323家、一般风险(黄色)1681家、低风险(蓝色)3583家。同时,针对有限空间、粉尘涉爆、鞋业企业烘干照射线、涉氨制冷等1238家重点领域企业,组织全市28家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构安全工程师进行点对点指导安全风险管控。三是强化自主管理。在泉州市率先出台《工贸电力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暂行规定》,从评审对象、评审程序等方面进行细化,进一步指导帮扶中等小微企业开展标准化创建,计划每年投入30万元对150家中小微企业开展评级、定级工作。同时,加快推广“6S”可视化现场管理方式,采取自主运行、政府指导、专业支撑“三级联动”措施,目前已建立实行“6S”可视化现场管理企事业单位2431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